中文名稱:透長石
礦物分類:硅酸鹽
英文名稱:Sanidine
化學性質
晶體化學式:(K,Na)(Al,Si)4O8
化學組成:SiO2 64.79, Al2O3 18.50, K2O 16.79, Total 100.08
結晶學特征
晶體形態:常為依{010}的扁平狀,有方形的交叉片,可達50cm,亦可呈針狀;常見卡斯巴雙晶,Baveno雙晶和Manebach雙晶較少見。
晶體形態Java圖:
Sanidine [2/m]
晶系:單斜晶系
晶類:斜方柱晶類
對稱型符號:C<sub2h-2/m(L2PC)
空間群:C32h-C2/m
晶胞參數 a0:0.86nm
晶胞參數α:90°
晶胞參數 b0:1.303nm
晶胞參數β:116.03°
晶胞參數 c0:0.718nm
晶胞參數γ:90°
晶胞參數 Z:4
X射線粉晶衍射:3.326 (100), 3.284 (60), 3.788 (57), 4.235 (53), 3.225 (52), 2.584 (35), 3.458 (31)
晶體結構:透長石中Si、Al完全無序分布,(Al,Si)-O4之間間距有相同的距離0.164nm。當其向低透長石(即正長石)過渡時。Al向T1位轉移,直到Al完全進入T1,有序度△為0-0.55。
光學性質
顏色:無色至白色;薄片下為無色
光澤:玻璃光澤,解理面呈珍珠光澤
透明度:透明
條痕:白色
色散:弱
軸性光性:二軸晶(-)
折射率:Np=1.518-1.524 ;Nm=1.522-1.529 ;Ng=1.522-1.530
力學性質
摩氏硬度:6
相對密度:2.56(測量) ;2.62(計算)
解理裂理:{001}極完全解理,{010}中等解理;{100}可見裂理
脆性撓性彈性:性脆
成因產狀及共伴生礦物
成因產狀:透長石是一種高溫相的鉀長石,它的產出與否和巖漿固結時的溫度狀況有關。因此,一般產于噴出巖、熔巖中。常見于新相噴出巖如流紋巖、石英二長安山巖、粗面巖,響巖及中、酸性凝灰巖、熔結凝灰巖等中。在流紋巖、黑耀巖和熔結凝灰巖的球粒中,與方英石構成放射狀纖維集合體。在近地表的淺成巖中,由于巖漿冷凝比較迅速,有時也可見到透長石。作為高溫變質礦物,也曾發現于接觸變質帶中。
共伴生礦物:石英、富鈉斜長石、白云母、黑云母、角閃石、磁鐵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