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稱:黃碳鉛鈉石
礦物分類:碳酸鹽
英文名稱:Sanrománite
化學性質
晶體化學式:Na2CaPb3(CO3)5
化學組成:Na2O 6.04,CaO 5.64,PbO 65.86,CO2 21.84,合計99.38。
結晶學特征
晶體形態:針狀晶體,集合體呈放射針狀或洋薊狀。
晶系:六方晶系
晶類:復六方單錐晶類
對稱型符號:C6v-6mm(L66P)
空間群:C6v4-P63mc
晶胞參數 a0:10.553
晶胞參數α:90°
晶胞參數 b0:
晶胞參數β:90°
晶胞參數 c0:6.6441
晶胞參數γ:120°
晶胞參數 Z:2
X射線粉晶衍射:3.769(100),2.640(65),3.066(51),2.688(50),2.161(50),1.993(44),3.323(43),2.066(34)。
光學性質
顏色:無色,綠至黃色
軸性光性:一軸晶(-)
折射率: 1.822
力學性質
摩氏硬度: 3-4
相對密度: 5.2(計算)
成因產狀及共伴生礦物
成因產狀:2006年發現于智利北部Atamaca沙漠中SantaRosa銀—銅—鉛多金屬礦床的氧化帶。
共伴生礦物:其共(伴)生礦物有藍銅鈉石Chalconatronite、孔雀石Malachite、方解石Calcite、硬石膏Anhydrite、天然堿Trona、蘇打石Nahcolite和碳鈉銅石Juangodoyit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