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稱:磷鐵鉛鉍石
礦物分類:磷酸鹽
英文名稱:Brendelite
化學性質
晶體化學式:(Bi,Pb)2(Fe3+,Fe2+)O2(OH)PO4
化學組成:Bi2O3 47.10, PbO 26.08,FeO 3.12,Fe2O3 9.44(Fe3+:Fe2+=3.5:1,由摩斯堡爾譜確定),P2O5 10.71,As2O5 0.32,V2O5 0.24,H2O 1.46,總計98.47(產于德國),相應實驗化學式為(Bi1.27Pb0.74)∑2.01 ()∑1.01[O2.00 (OH)1.00)] ∑3.00 [(PO4)0.95(AsO4)0.02(VO4)0.02]∑0.99。
結晶學特征
晶體形態:依{201}的板狀晶,單形有{201}、{001}、{010}和{100}。
晶系:單斜晶系
晶類:斜方柱晶類
對稱型符號:C2h-2/m(L2PC)
空間群:C2h5-P21/c
晶胞參數 a0:12.278(2)
晶胞參數α:90o
晶胞參數 b0:3.815(1)
晶胞參數β:111.14(1)°
晶胞參數 c0:6.899(1)
晶胞參數γ:90o
晶胞參數 Z:2
X射線粉晶衍射:5.726(54)(200),3.372(77)(20),3.217(46)(002), 3.011(100)(111),2.750(62)(31)。
光學性質
顏色:黑色,小顆粒為深褐色
光澤:玻璃光澤至金剛光澤
透明度:半透明至不透明
條痕:淺褐色
多色性:強,Np=淺褐色至褐色,Nm=Ng=深褐色至不透明
色散:未見色散
軸性光性:二軸晶(-)
折射率:Np=2.06 ;Nm=2.15 ;Ng=2.19
力學性質
摩氏硬度:=4.5 ;維氏硬度為300(30)(15g)
相對密度: 6.83(計算)
解理裂理:無解理
成因產狀及共伴生礦物
成因產狀:發現于德國薩克森州(Saxony)Schneeberg附近GüldenerFalk(Bi-Co-Ni-Ag)古礦山的廢石堆中,為一種非常稀有的次生礦物。
共伴生礦物:硅鉍石(eulytite)、泡鉍石(bismutite)、羥硅鉍鐵石(bismutoferrite)